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早上好!我是来自后勤服务中心的郑逊麟老师。今天我要讲的主题是:厉行节约,共建绿色校园。
我们每天都在这个校园里面学习,在这个校园里面工作,也在这个校园里面生活,在这个大家都熟悉的校园里面,是否有我们不熟悉的一面呢?
比如说:我们这个美丽的校园每天总共要产生多少垃圾呢?这个问题应该很多老师/很多同学都不知道答案的。我们正常情况每天要产生的垃圾,准确的讲是被环卫站拉走的垃圾,每天将近30大桶。六月份高三毕业离校那天,和七月份放暑假那天,那两天的垃圾量每天就是100多桶了。为了处理这些垃圾,我们学校每年要花去10几万元。
再比如:我们一年要用多少电吗?截止至10月31日,我们这个校园今年前10个月共用了3145440度电,平均一个月要用31.5万电。今年我们已经交的电费是1947277元,平均每个月的电费是19.5万元。
看到这些数据,听到这些数据,我们不免会追问,这么多垃圾是从哪里产生的?这么多电用在哪里?垃圾的产生量能否减少?用电是否可以减少?垃圾是我们小区的教职员工和同学产生的,电是我们校区的教职员工和同学用了的。减少垃圾是可能,减少用电也是可能的。
举一个例子:10月26日晚上,有一个班借用了一个功能室举行活动,临走前打扫好了卫生,关好了窗,关好了灯,最后也关好了门,唯独忘了去关里面的6台空调。这6台空调就一直开着,开到10月30日上午才被发现。电就这样白白的浪费了。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个例子是个特例,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但我们可以看看每天重复上演的事情:每个晚上,总有一些班级在晚自习下课后忘了关灯/忘了关一体机/忘了关风扇/忘了关空调。每天中午午休的时候,总有一些班级的灯全是亮着的。我们的会议室用完之后,总是忘了关空调,忘了关屏幕,忘了关灯。浪费的现象不止这些,经常会在运动场上见到同学丢弃的校服,洗手间的挂钩上经常见到挂着两米多长的纸巾,经常有一些厕所因为有同学乱丢瓶子等垃圾进去造成堵塞,而要花大钱来通厕所。
我经常在想,为什么我们的校园里面总是存在着这样浪费的现象呢?能否减少浪费,把我们的钱花得更值得?有人说要加强巡查,有人说要利用物联网技术,有人说要加强处罚力度。这些都是有道理的,都是可行的。但我总觉得还是不够的,这不符合我们学校的本质。学校归根结底是培养人的地方,是一个立德树人的地方。老师们应该多想想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立什么样德;同学们在成长过程中,也应该多想想自己应该修养怎样的道德品行,要成为怎样的人。
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司马光也说:俭,德之共也。节俭节约,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始终都是涵养道德,提高品行的不可或缺的一面,或者说,节俭节约本身就是一种美德。我们学校的校训是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校训含义丰富,理解多样,但我想勤俭节约是脚踏实地其中的应有之义。厉行节约,也是在践行我们的校训。
老师们,同学们,厉行节约,一方面可以促进绿色校园的建设,另一方面可以践行校训,涵养道德,提升品行,此等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稿件来源:后勤服务中心 郑逊麟)
- 上一篇: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 下一篇: 体验与感悟艺术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