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个生命都绽放精彩
穗兴共育,花开满岭 ——记广州中学四大名师工作室联合送教活动
来源:张玲 发布日期:2025-11-05 浏览量:3

秋阳正好,教育情深。20251030日,语文学科王珂和朱彦斌、英语学科刘敏、体育学科张玲四个名师工作室团队在副校长刘敏带领下齐聚兴宁,在黄陂中学与罗岗中学同步开展了一场多层次、立体化的联合送教活动。这场以“落实新课标,赋能新成长”为主题的深度教研,以专业之力践行“让每一个生命都绽放光彩”的教育理念,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生动的实践范式。

一、顶层设计:教学管理与英语教学的双重赋能

刘敏名教师工作室以系统化视角开启了本次送教的华彩篇章。刘敏副校长在《初中教学成果分享:落实新课标,赋能新成长》专题讲座中,深入阐释了“一本二翼三层五维”课程体系的构建逻辑与实践路径。她从课程建设、数智课堂、教师发展、联盟管理到作业设计,层层剖析,展现了广州中学在教学改革方面的系统性思考。

在初三英语备考专题研讨中,刘敏副校长创新提出了“精准分层与内生动力双轮驱动”策略,她详细阐述了如何根据不同的学情实施分层教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指导与帮助。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群体,刘敏副校长强调了利用游戏等趣味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通过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来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从而有效地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赋能尊重差异,精准赋能”这一理念贯穿于整个送教活动,体现了广州中学尊重个体差异、关注生命成长的教育追求。

二、语文深耕:写作教学与名著阅读的双轨并行

王珂名教师工作室与朱彦斌名教师工作室在语文教学领域展现了深度与广度并重的专业力量。

王珂主任的写作示范课《慧选材,有方法》,以“让文章立起来”为主线,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将写作技巧与思维训练完美结合。她的课堂既注重方法的传授,更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育人价值。

与此同时,徐卫方老师的《有根的青春写作》讲座,从写作本源出发,提出“真正的写作必须扎根于学生真实的生活与鲜活的情感”,强调引导学生向内挖掘生命体验,向外连接时代脉搏。这一理念与王珂老师的写作教学方法论形成了深刻呼应,共同构建了从技法到理念的完整写作教学体系。

 

朱彦斌名师工作室的张方方主任在《名著阅读备考策略》讲座中,创造性地将传统经典与时代元素相融合。“直播带货卖宝贝”“西游美景我代言”等项目式学习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文化自信。

 

三、英语创新:文化意识与技术融合的双维突破

刘敏名教师工作室的英语教学团队在两地同步开展了富有创意的教学展示。

龙莉娜主任的英语示范课巧妙地将语言学习与家国情怀培养相结合。通过"豆包智能体"技术的创新应用,她打破了传统英语课堂的局限,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在互动交流中提升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素养,更激发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时代担当。

 

 

高淑娴主任的专题讲座《基于初中英语新教材的文化意识培养与实践》,深入解读新课标,明确文化意识培养的目标与方向,系统剖析新教材,梳理其中丰富的文化载体与多元呈现方式,最后聚焦课堂实践,分享了一系列可操作、易迁移的教学策略与活动设计,构建了从“为何教”“用什么教”到“如何教”的完整教学过程,逻辑清晰、干货满满,赢得了在场教师的广泛共鸣与高度认可。

 

四、体育革新:技能传授与全人培养的双重使命

张玲名教师工作室在体育教学领域展现了独特的专业魅力。

赵吴鹏老师的篮球课通过多元教学方式,将技能传授与团队培养完美结合。他代表张玲主任作了题为《智慧课堂下的体育教学设计》专题讲座,展示了科技与体育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重新定义了新时代体育教育的内涵。

赵佳奇老师的田径课则以专业规范的示范和科学的训练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运动中体验成功,在挑战中建立自信。张玲主任在德育分享中系统阐述的“月月有活动、人人有舞台”实践方案,更是将“五育并举”落到了实处。

 

 

 

五、教育共生:从单向输送到多维互动

本次联合送教活动突破了传统的“输送-接收”模式,建立了多层次互动机制。四大工作室通过示范课、专题讲座、教研沙龙等多种形式,与当地教师展开了深度对话。这种立体化的交流模式,不仅分享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更激发了双方教育工作者的专业自觉和创新意识。送教过程中,各工作室注重将先进理念与当地实际相结合,提供了大量可借鉴、可迁移的教学策略。

这次四大名师工作室的联合送教,以专业协作之力,构建了一个流动的教师发展共同体。它不仅是一次教育智慧的分享,更是一次教育初心的唤醒。当优质教育资源跨越地域界限,当教育理想照亮现实课堂,每一个生命都能在教育者的共同守护下,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知识的传递,更在于生命的相互照亮。广州中学的这次送教行动,正是对这种教育本质的回归。期待这份教育的温暖能够持续传递,让每一次专业的相遇,都成为教育美好的见证;让每一次用心的付出,都化为滋养生命成长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