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的讲话主题是《守护我们的数字世界》。
2001年,有个新词被创造出来了,这个词就是“数字原住民”,是指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生活在一个被电脑、视频、游戏、数字音乐播放器、摄影机、手机等数字科技包围的时代,无时无刻不在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交流和人际互动。与此同时,那些在网络时代之前成长起来的学习者则被称作“数字移民”。
同学们,你们都是数字原住民,网络就是你们的第二社区。在这个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已经深深地融入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我们生活、学习、交流、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世界是充满魅力的,它为我们打开了通向知识的大门,提供了丰富的娱乐方式,还让我们能与朋友随时保持联系。然而,在这个看似美好的网络世界里,却也隐藏着许多危险,而且就在我们的身边。
首先,网络上的信息真假难辨,更是谣言传播的温床。有一句网络名言:在网络上跟你聊天的不一定是人!一开始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度,让很多人认为网络是法外之地,可以随意在网络上发布言论,编造信息。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不再是“法外之地”,你在网络是有迹可循的,国家也对网络造谣传谣行为有着严格的处罚措施,近年来屡有相关报道。同学们,我们要学会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不轻信、不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
其次,网络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尤其是个人隐私泄露。有些同学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很不重视,在电脑机房经常会发现有同学没有关闭自己的电子邮件就离开了;随意在网络上填写自己的信息;随意点击不明链接;平板系统、综合评价系统、志愿填报系统等等不修改初始密码或者使用简单密码。或许,有同学认为,我就是一个学生,也没有什么可以让别人看得上的。获取到你们信息的人,也确实很少是直接针对你进行诈骗的,但你们的信息往往方便了诈骗你的家人亲友。
最后,网络欺凌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网络欺凌是指一种在网上发生的欺凌事件,是网络时代的新现象。它指的是人们利用互联网做出针对个人或群体的恶意、重复、敌意的伤害行为,以使其他人受到伤害。这种行为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重复并且不断地对其他网民使用言语暴力,对特定网民或网络群体进行集体抵制,模仿特定网民的外表及行为特征并加以羞辱,把受害人的容貌移花接木至他人相片中或在这些相片旁加上诽谤性文字,以及使用不同的账户及身份攻击同一名受害人等。网络欺凌的严重性是被低估的,实际上它给受害者带来的伤害不亚于暴力欺凌,在心理上、情感上、身体上带来长期、多方面的负面影响,甚至导致自杀,而这些案例近年来并不少见。实际上,那些盗用别人平板密码或私自使用他人平板,在系统上发布不良信息言论的同学,你的行为已经是网络欺凌了!!面对网络欺凌,我们要学会勇敢地说“不”,及时告诉家长或老师,寻求帮助。
同学们,作为数字原住民,守护数字世界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希望同学们能够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辱骂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谢谢大家!
(稿件来源:信息评估中心 钟俊峰)
- 上一篇: 劳动最光荣,奋斗最幸福
- 下一篇: 追忆羊城故事,传承粤韵风华